百货行业正在回暖复苏

来源:网络 时间:2018-12-18 作者:商业地产志

两三年前,百货在全国范围内大肆闭店撤离,是事实;如今,整个百货行业正在回暖复苏,也是事实。

关于前一个事实,已经有无数媒体从各个角度、各个市场进行过报道。所以,今日我们立足在以成都为首的西南市场,就后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尝试进行更多的分析。

既要分析,就需要案例。

过去几年里,全国业绩排名前十位的商场中,百货的队伍依然强大。有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逾百家重点商场业绩排行榜上,依然是由百货——北京SKP领衔,销售额高达125亿,杭州的百货龙头——杭州大厦,也以77.6亿的业绩,稳坐前五。

而将目光从全国转向西南市场,刚刚结束的茂业商业西南8店联动大促活动,亦恰好给我们提供了又一个绝佳案例。这也让我们更坚定地认为,从成都到整个西南区,从体量到规模再到影响力,茂业商业正在用实际数据佐证“行业回暖”这一事实。

 

 

茂业天地盐市口店

PART 1

茂业商业的前世今生

 

想要完整地认识一个人,一定要去了解ta的过去。对于一个企业,亦是如此。在讨论茂业商业如何在成都以及西南市场打造百货的规模与影响力之前,先简单梳理关于茂业商业的前世今生,很有必要。

茂业集团1995年5月创立于深圳,属香港联交所上市企业,以开发经营商业地产为主业,主营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高档写字楼、商务酒店及公寓等,形成了独具特色与规模的“地产+百货”发展模式。目前,茂业国际在华南、华东、西南、华北和东北五大区域近30个中心城市经营近60家门店,总营业面积达200万㎡,综合盈利能力稳居行业前列。

而在西南区域,茂业主要实行“并购”策略进行市场扩张。2005年,深圳茂业商厦有限公司控股茂业商业,公司零售板块以“茂业天地”、“茂业百货”、“仁和春天”多品牌模式运营。

2015年10月,通过并购仁和春天(人东店、光华店),茂业商业创下西南地区零售行业收购规模历史纪录。

2016年3月底,成商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正式将公司名称由“成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茂业商业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茂业商业在全国9座城市经营及管理36家门店,运营中门店总建筑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

目前,茂业商业在西南区域拥有的“成员”包含,“仁和春天百货光华店”、“仁和春天百货人东店”、“茂业天地盐市口店”、“茂业天地重庆江北店”、“茂业百货春熙店”、“茂业百货绵阳店”、“茂业百货南充店”等8家门店。

 

 

 

带领着如此饱满而强大的“队伍”,茂业商业在市场上的规模与影响力都得到大幅提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西南航母百货”。

PART 2

西南航母百货的五宗“最”

 

一边自建、一边并购,如今的茂业商业已经成为多个城市的领军百货企业,继华南市场的多年深耕与优质表现之后,以成都为主的西南市场,茂业商业也已经形成了足够大的影响力。而这样的一份“影响力”,则主要来源于茂业商业在行业内与市场上创下的五宗“最”。

首先当然是,时间最久

茂业商业的控股公司为成立于1953年的成商集团,其“前身”是街知巷闻的成都人民商场,已有60余年历史。因此,时间最久毋庸置疑。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时间而来的,既有对市场和消费者的足够了解,也有对商业运营的丰富经验。

 

成都人民商场-1960

 

茂业商业多年来,一方面见证和亲历了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百货行业的起伏与迭代,另一方面,也陪伴了客群需求的变化和持续进行的消费升级。这些,都是一股企业的经验累积与历史沉淀,也是消费者眼中的信任度与号召力。

实际上,在茂业商业的企业文化里,我们也看到了“民族品牌”和“百年老店”这样的关键词。

 

 

成都人民商场-1990

 

其次是,项目最多

若要在成都乃至西南市场对比百货规模,茂业商业自然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作为茂业商业的一个重要“战场”,西南区旗下管理的项目已经多达八个,其中包括两家茂业天地、两家仁和春天百货,以及四家茂业百货,布局以成都市场为主。

据统计,目前,茂业商业在西南区是总营业面积逾41万平方米,这样的布局规模,即便是一直在成都表现良好的王府井与伊藤,也难出其右。

伴随规模而来的,还有茂业商业旗下重点项目在体量上的最优选择。“我们发现,通常5-10万方体量的项目,在现阶段购物中心存中活率最高,同时也是新开项目最喜欢的体量级别。”

因此,茂业自建的两大茂业天地项目(盐市口店、重庆江北店),都将体量控制在了这个阶段。

 

 

 

然后是,最核心地段

在梳理茂业商业西南市场布局项目时,我们发现了一大共同点:无论是自建项目还是收购项目,茂业商业旗下的成员都立足在城市的核心商圈和黄金地段——成都春盐商圈、重庆的观音桥、南充顺庆区、绵阳涪城区……皆是如此。即便是收购而来的仁和春天光华店,也地处区域中心,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颇高的客群质量。

成商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小莉直言,拥有便利交通和消费配套的黄金地段+城市核心商圈,这样的选址策略是茂业商业一贯坚持的经营理念。

另外还有,业态最全

这里说的“业态最全”,是指站在百货的立场上,茂业商业正在不断尝试植入更多丰富的内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百货被普遍诟病的一点,便是业态单一。

而茂业商业选择在原有百货的基础上,发展出茂业天地这条产品线。某种程度上,它像是百货与购物中心的“混血儿”,既保持着百货在商品力本身上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在更多的补充零售业态之外的更多内容,如博纳影城、健身房、儿童游乐园、KTV以及休闲娱乐等配套业态。

但其实,之所以提出“业态最丰富”这一观点,原因还在于,除了核心的百货业务之外,茂业商业旗下还有酒店、超市等相对独立的业务,譬如,成都JW万豪酒店就隶属于茂业商业旗下。并且,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多元业态亦能与百货进行相互补充与带动。

业态之上便是品牌。

茂业商业旗下门店不仅拥有市场上最丰富的品牌,并且多个品牌的销售业绩,也都在西南乃至全国市场上名列前茅——weekend、杰尼亚全国前三,kc与范思哲全国前五,YSL重庆第一……

 

最后必须提及的是,最强物业

显然,地段之外,物业是茂业商业的又一大关键优势。

“茂业商业旗下绝大部分项目,都属于自有物业。对于商户而言,这是保证后期有序运营的基础,避免因为物业租约到期而影响商户经营等隐忧。当我们对物业拥有所有权,那么就对商业运营拥有了绝对的主动权。

同时,也正是因为物业自有,所以在商场运营到一定阶段需要更新改造时,茂业商业也会更加果断,并愿意投入更多资金与精力。

另外,自有物业中,包含了自建与收购。其中,自建物业的优势又更加突出。冯小莉介绍称,“我们以茂业天地为代表的自建卖场,内部空间宽敞规整,且可达性与可视性都很强,这些都是因为在建设前期已经提前考虑了百货的动线与布局。”

 

茂业天地内部图

 

正是因为上述的五宗“最”,让茂业商业凭借着强大的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完成更新迭代。同时,也让业内与市场从它身上看到了百货的巨大生命力。因此,在一片唱衰声之后,茂业商业也率先看到了行业回暖的趋势,并努力抓住机会,顺势而为。

PART 3

正在百货行业发生的事实

 

2015年开始,百货业遭遇寒冬,客户流失、业绩下滑成为大部分百货的压力与痛处,全国范围内都不断传出百货撤离、停业等消息。

到2016年和2017年,难以阻挡的“闭店潮”在百货行业愈演愈烈。单是成都的天府广场到盐市口一带,就先后有摩尔百货、北京华联、美美百货及远东百货分别于2016年2月、2016年10月、2017年6月及2017年12月闭店/停业。

但同时,也是在这个看似“无比艰难”的时期,茂业商业却先后在成都并购了仁和春天旗下的“人东店”与“光华店”,低调地逆势扩张。

 

 

仁和春天人东店

 

事实上,任何一个新兴事物的出现,都会很快迎来一个全速增长期,购物中心也是如此。伴随购物中心全速增长而来的,则是老业态/就模式必然遭遇的分化。于是,便出现了我们曾亲历过的所谓“百货寒冬期”。

寒冬也好,回暖也罢,始终避免不了对于百货和购物中心二者关系的探讨。虽然我们眼见的是大批百货遭遇了闭店、停业、撤离……但二者内在的关系并非简单粗暴的取代、替代,更不是你死我活、非胜即败。

与其说二者在市场上相互博弈,倒不如说更多是在彼此学习。所以,冯小莉在提及这个问题时,用到的词是,融合

“实际上,百货与购物中心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区别,只是业态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现在很多百货都有影院、超市、健身房、餐饮、休闲等很多内容,早已不限于零售。茂业天地、仁和春天光华店都如此。”

 

 

 

仁和春天光华店

 

如果说,百货像购物中心靠拢,是人们更易理解的调整与更新,那么近两年出现在购物中心里的一个现象就显得很有意思了——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开始“回头”效仿百货。表现尤其明显的就是,在以SP活动为主的营销/促销手段上。

满减”、“返券”以及“全场折扣”,这些都是百货业再熟悉不过的词,并且时至今日也仍在坚持这样的营销方式。而如今,在各种各样的购物中心里,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类百货的促销方式。

以成都市场为例,成都大悦城的“疯抢节”与成都来福士广场的“疯狂8小时”都是其中影响力不俗的典型案例。

而茂业商业在联合营销上优势更加明显,旗下的多家门店不会单打独斗,而是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形成聚合效应。刚刚过去的双十二期间,茂业商业西南8店联动,就是一次很标准的联合营销活动。

CRR了解到,此次活动从12月12日一直持续到17日,项目涵盖成都、重庆、南充、绵阳等八家门店。活动期间客流和销售达到了双增长,其中客流同比增长了42%销售同比增长了36.56%

这样的成果,既是茂业商业资源整合能力、零售经营能力与市场影响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百货行业回暖的一项重要证据。

 

 

 

 

其实“回暖”迹象不止如此,百货的传统强势业态——美妆,如今也被集中引入购物中心,并冠之以“美妆集群”、“美妆一条街”、“美妆主题区”等名号。虽然购物中心普遍会对业态进行一定的分类落位,但不可否认,百货更高的聚类性是其又一大核心优势,百货客群的目的性消费也因此变得更强。

茂业商业年报中显示,2017年,仁和春天人东店与光华店的净利润分别为3929.36万元10238.53万元。 另据项目方透露,茂业天地成都盐市口店在2018年也保持了20%的业绩增长。

归根结底,最本质的商业逻辑从未改变,无论是哪一种模式与平台,最终都会殊途同归。

所以,百货从未被真正取代过,相反,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都正在诸多层面“回归”百货。百货行业如今正在发生事,也是茂业百货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但凡百货自身开始不断地强化优势、强调体验,并持续输出新鲜感,那么,行业回暖便成必然。不仅如此,百货与购物中心的关系,也将从此前大家口中的“取代”、“替代”甚至“被淘汰”,变成“融合”、“共荣”和“相互学习”。

在如此的方向引领下,茂业商业已经开始更多的尝试。

一方面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推出茂乐惠,与实体门店互促与互补,进一步扩大客群并增强消费粘性。

另一方面,在重点打造的西南市场,茂业商业也将继续强化自身优势,带来更多惊喜。譬如,对茂业天地盐市口店与仁和春天人东店进行整合升级有效互补。

成商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楼宏炯称,“人东店与盐市口店,一个主打高端市场,一个服务于中端市场,两家门店在业务结构上优势互补之后,就能够在核心商圈形成一个综合性更强的购物空间

一个行业的兴衰,离不开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的自我发展。可以说,成都乃至西南市场的幸运就在于,有茂业商业这样一艘百货航母,一直在坚持更新与改变,并且至今已卓有成效。若不然,你我也不会看到这一次西南区的8店狂欢活动。

茂业商业将旗下多家门店一同推出,整合资源、合力出击带来的销售效果有目共睹。但其更重要的意义或许在于,借助大规模活动强化了茂业商业品牌,并进一步提升企业在行业内与市场上的影响力

商业在“回归”,行业在“回暖”,而茂业,一边处变不惊,一边坚持不懈,并且一直在前行。

 

顶一下
(0)

文章评论 [] [ 查看完整内容 ] [ 注册新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匿名?
搜公众号:飙马中国商业地产
搜微信号:pmmaket

扫一扫,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