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1970-01-01 作者:

  编者按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安徽商业地产在近2~3年一路高歌猛进,已经成为业内最热门的话题。纵观2007年安徽商业地产,已经呈现开发总量增加、结构调整的良好发展态势。商业地产一路高歌的同时,一个全新的商业形态--社区商业正逐渐放射出其独有的魅力。社区商业如何发展?本报特邀请安徽省商务厅副巡视员李庭信、中国商业地产联盟专家委员何其琛先生对此进行点评分析,期待二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对社区商业的开发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省会合肥  

  商业地产开发正如火如荼

  热点阐述:

  2007年,伴随着合肥旧城改造、大建设、大发展的步伐,商业地产成为聚焦关注点之一,无论是庐阳区、包河区,还是政务区、新站区,一批批社区商业街、写字楼、专业市场、大型SHOPPING MALL如雨后春笋,纷纷进入人们的视野。与之相应的是合肥商业现状和格局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007年12月,从合肥市商务工作务虚会上获悉,在合肥市大型零售商业设施专项规划中,继老城区商业网点规划之后,初步设想未来两个都市级商业功能区和4个市级商业功能区,将共同构筑起富有现代特色的省会商业圈。

  热点评析:

  合肥商圈演变史跟其他城市一样,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增长,新的商圈也在不断涌现。根据经济学每10万人诞生一个商圈的原理,合肥市应有十余个城市次级商圈。按照"提升老城区、创建新城区、创建新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思路:合肥市的商业格局已经形成以四牌楼、三孝口为核心的市级商圈和8个区级商圈,布局不断优化合理,并且一些外来商家的先进经营管理模式给合肥商业增色不少。

  合肥原有的商业中心地带,如三孝口,四牌楼等由于设施老化,土地成本稀缺,开发成本高昂。虽具有其他区块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变迁,新的商业中心镇逐渐挑战这些旧有中心型商业。一批以现代化购物中心为支撑的商业中心,正成为市民消费的新聚集区。但是,这些新的商业中心,明显也有其巨大不足,主要是由于市场支持点较为单一,凭借中心型购物超市为主要支撑的商业格局,发展受到的局限较多,商业变化较少,难以形成更大规模的集群优势,同时,由于这些商业中心,地段取向一边定为城市副中心,难以形成影响全市的商业中心地位。而纵观合肥商业中心,随着城市南迁的步伐,商业重心逐渐向南迁移。合肥中心环岛的交通压力日渐增大,通行能力下滑导致商业资源不断外流,同时,新兴的居住中心型商业群,正成为城市消费的新一代典型代表。

  按照合肥市的"十一五"规划,未来几年,合肥市将着眼于构筑"一主城、四中心、一滨湖新区"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使城市空间发展逐步向"环城-滨湖-临江"演变。合肥未来商圈模型也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开始了它的"裂变"之旅。规划中的两个都市级商业功能区,分别为老城区和滨湖新区,主要功能为购物文化娱乐等,经营面积在80万平方米以上,而四个市级商业功能区,分别是科学城、上派、店埠、双墩,六大商圈构成省会商业圈。此外还有八个区级商业功能区和33个居住区级商业功能区。

  纵观区域性商业资源集聚区,以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商品交易市场、复合地产、社区商业等5大商业型态为核心的商业地产开发正如火如荼。

文章评论 [] [ 查看完整内容 ] [ 注册新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