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改造的隆福寺街:施工现场难寻昔日繁荣景象

来源:赢商网 时间:2019-07-11 作者:袁昭

       北京东城东四地区有一条“隆福寺街”,地名的得来是因为早年街的中段路北有一座宏大的庙宇----隆福寺,而坐落于隆福寺旧址的隆福大厦曾经被称为“北京四大百货”之一,与王府井百货大楼齐名,人气兴旺风头无两。多年过去,这条繁华一时的商业街如今怎样了呢?

  被火烧毁的辉煌痕迹

  隆福寺是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三年(1452年)兴建的,是当时香火很盛的寺庙,每逢农历的一、二、九、十日就会在此举办庙会,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据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载:“东庙隆福寺,自正月起,每逢九、十日开庙,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是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乃都城之一大市会也。”

  从书中记载可见当时庙会的盛况。民国成立以后,因王府井东安市场的兴起,隆福寺庙会,就形成了以日用杂品,风味小吃,和各样杂技为主的经营特色了。

  解放以后,在隆福寺街这片建起了商摊的大棚,固定摊位,个体经营。1952年,经董必武题名为“东四人民市场”。市场里主要经营日用百货、服装鞋袜等商品,种类杂而全,老百姓什么都买得到也买得起,加之东宫和长虹电影院和小吃店的存在,是很多老北京人的美好记忆。

  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给商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政府对隆福寺街商区进行升级,在隆福寺旧址建造起隆福大厦,是北京最早的百货之一。大厦于1988年建成,地下三层,地上八层,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的隆福大厦是北京当时规模最大的商业大厦。

  好景不长,1993年的一场大火将隆福大厦4层楼烧毁了3层,直接经济损失2100万。火灾后,隆福大厦重建,在8层的楼顶上盖了一座有大屋顶的“大隆福寺”庙堂,也重新修建了“隆福寺”的牌坊,无奈历经多次转型,都难重现当年盛景。

  一波三折的兴盛之路

  近些年以隆福大厦为主的隆福寺街商区不断进行调改,以求重现当年辉煌。2000年重新改造,定位小吃、服装销售,失败;2001年闭门谢客,改造成类似秀水街的服装市场,失败;致力于经营纺织产品,失败;2003年,隆福大厦数码广场试营业,2004年关门停业,再次失败。当年的北京特色一条街逐渐没落了,除了老北京人,似乎很少有人能够认识,甚至再提及隆福寺街。

  东城区一直没有放弃隆福寺的“再造计划”,从2011年起对隆福寺街进行重新定位,“十二五”规划中将其打造为“文化娱乐一条街”。

  2013年继续提出,将结合地铁工程,对隆福寺地区进行地上地下立体式规划建设,推动历史文化与商业复兴。

  2016年,东城区计划将隆福寺地区建设成为有老北京特色的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走廊。《东城区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中提出,未来三年内,隆福大厦将建成新的首都文化地标之一。

  如今已到2019年,对隆福寺街区的改造依旧继续,也依旧没有确定一个完全明确、准确的定位。

  能否找回丢失的“人气”

  回顾隆福寺街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皇家寺庙、城市庙会到商业街区的一系列转变,在早期经济的研究中发现,古代寺庙、交通要道、城池附近极为容易形成商业交易的“市”,这些地点位置优越,人口密集,就算是发展到今天,在城市中也是较为中心的区域。

  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使得隆福寺街形成了传统节俗产品消费的特点,这种商品经营特色以及与民俗之间的特殊文化联系,无疑强化了隆福寺民俗经济特征,充斥着老北京人抹不去的民俗记忆。

  但是这样的特点随着商业不断发展已逐渐弱化甚至消退,改造过的隆福寺街成为了单纯商业中心,在消费需求多元的新时代下,毫无特点的商业中心难逃衰败的命运。不断的改造需要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商户进驻与商业街特色的形成无疑是隆福寺街商业兴盛的重要因素。

  经过笔者实地走访发现,现在的隆福寺街依旧处于改造中,两边的商铺基本全部关闭,因为没有多少商铺开业,路人寥寥无几。与相邻的东西西大街对比差距明显。隆福大厦等商业建筑都在施工中,道路边停满汽车,标志性的东宫电影院也显得有些寂寥。

  隆福寺街改造持续的时间不确定,但目前看来短期内不会重新进行营业,未来将会如何定位还未可知。只是这反复改造的举措,让人不禁提出疑问,隆福寺街能否重聚人气?

顶一下
(0)

文章评论 [] [ 查看完整内容 ] [ 注册新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匿名?
搜公众号:飙马中国商业地产
搜微信号:pmmaket

扫一扫,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