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时代,古城文旅开发如何转变思维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商报 时间:2019-07-08 作者:xujian

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文化定位,该如何运用好古城文化魅力找准城市定位?文化旅游需求该如何演化,才能成为古城打造旅游产业的基础?古城文化旅游创意是推陈出新还是无中生有,由城市的文化基础所决定。

 

古城文化的历史积淀

从历史视野对古城文化旅游发展进行思考,可以发现影响古代城市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重点是三个方面:水源与城市、农耕文明与城市发展、商业文明与城市发展。

 

1、从水源与城市文明的角度来看。

古代城市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很大程度上与水有关。黄河流域分布有很多大城市,如西宁、兰州、银川、包头、呼和浩特、太原、西安、洛阳、郑州、开封、济南等,这些在黄河流域分布的城市在中国历史上属于起步较早、发展相对辉煌繁荣的城市。长江流域分布着成都、重庆、荆州、长沙、武汉、合肥、南京、扬州、上海等城市。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属于先发城市。除了两大流域之外,另外的一些大城市,如永定河口的北京、钱塘江口的杭州、珠江口的广州、闽江口的福州、松花江畔的哈尔滨等城市,都有大的河流经过。由此看来,早期的一些城市分布与大江大河有关。另外,大江大河的支流小江小河也哺育了一些小城市,甚至是小城镇、小村庄,可谓“大江大河哺育大城市,小江小河哺育小城镇”。如今,在旅游规划中,水已成为规划的核心,如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发达城市都与水源的分布密切相关。

2、从农耕文明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西方的工业文明左右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以前,我国的农耕文明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也正因为有了农耕文明,才创造了古代中华早期的一系列文明形态。很多文明的元素都来源于农耕,跟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而从农耕文明发展的时序来讲,中国的农耕文明是先在黄淮平原发展起来,之后是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平原,并慢慢拓展开来。黄河、淮河大平原是我国农耕文明发展最早的一块区域。直到今天,中国六大古都有两个在河南。农耕时期的文化元素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3、商业文明与城市发展。

商业在中国古代向来不受重视,古代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叫作重农抑商,但商人在古代时期对城市的发展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商品流通最典型的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发展起来以后,商人频繁地在丝绸之路上活动带动了沿线城市的繁荣,通过物资与人员的流动丰富了城市文化的内涵,如唐朝的西安、扬州、武威等。武威,是丝绸之路上从西安向西运输物资的一个集散地,也是从西域向东运输物资的集散地。其他如喀什等城市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而这些城市由于丝路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城市有广州、泉州、福州、扬州等。“一带一路”可以说是彰显商业文明对城市发展影响的要素。内陆的很多城市之所以发展起来,也与这种商业沟通交流有着直接关系。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是对商业文明发展影响最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影响也是通过商业的形式。所以,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城市也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而没有顺应潮流的陆上丝绸之路则逐渐衰落。现在中国形成的东中西部的城市发展大格局,与商业贸易的发展次序是直接关联的。

古城是区域文化的代表,古城的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每一个区域文化的核心往往是古都、古城,或是古镇、古村落。每个古城、古镇和古村落的文化特质往往是根据水土、饮食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当今一些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都平原城市群,可以被分成不同的区域文化:如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岭南文化等。每个区域的文化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特点,这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有着直接关联,历史的要素成为旅游开发中最重要的支撑。古城的历史文化积淀决定了该区域文化旅游发展资源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旅游开发打造的方向。

 

古城文化旅游的核心要素

城市是旅游的核心。未来城市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本身是交通的中心,人们到任何地方首先要解决交通问题,所以城市永远是旅游发展的核心。无论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规模有多大,首先会集中到城市中,再向郊区、乡村拓展。古城集中了我国最优秀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优秀文化资源的古城,往往是发展潜力最大的古城,也是最有魅力的古城。只要开发的路径正确,古城、古都的旅游发展潜力无限。

 

古城文化旅游需要创新。在散客游、自由行为主的时代,文化旅游创新至关重要。如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立体全景式大型歌舞、开封的《大宋东京梦华》大型实景水上演出,都是文化旅游创新的重要方式。要探索中国特色的“古城文化旅游道路”,文化是城市旅游开发之本。文化旅游创新要基于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应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城文化旅游道路。我国的古城文化旅游与海外有着很大不同,这种不同本身就是把文化和旅游相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推出新的业态、新的文化形式,但还远没有达到我们预想或者期望达到的水平。越是城市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在未来的文化旅游融合与发展过程中所能走的路越宽、发展的潜力越大。我国约有 600 多座不同规模的城镇,其中古都 220 多座、古城 230 多座,超过城镇总量的70%。这些城市本身就是未来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历史赋予城市的文化底蕴,使这些城市能够在新一轮竞争中通过旅游重新实现城市的复兴、重新树立城市的文化自信,而这一切的抓手都是旅游。所以,通过城市发展的历史,其文化积淀就是城市个性形成的基础,城市的个性又成为未来城市重新开拓发展的出发点。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需要围绕古城的文脉和特色展开,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国内古城的发展历程

1、“建筑文物点状保护”,20世纪20-30年代的萌芽时期。

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学研究所与营造学社的成立,开始了中国系统运用科学方法保护古建文物的历程。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相继颁布了《古物保存法》、《古物保存法细则》及《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令,为古建文物保护提供法律支撑。

2、“古城整体性保护”,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在重视历史文化保护的国际潮流的影响下,保护历史古城的意识开始形成,但是由于城市大规模的建设活动,社会对于旧貌换新颜的推崇,全国各地大兴土木,拆掉旧城建新城,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场景,该时期为古城的“破坏性保护”时期。

 

3、“内涵式保护”,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十五”规划期间。

以1997年平遥与丽江两座古城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为契机,古城的游客量迅速攀升,形成很好的示范效应,各地都开始注意挖掘自己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古城的“内涵式、文旅性保护”时代开启。

4、“片区线状式保护”,“十一五”、“十二五”期间。

2002年的《文物保护法》开始关注历史文化街区,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再次从法规上明确界定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的定义与范围,古城保护开始进入“线性”保护时代,对于历史街区、历史片区的空间肌理,风貌传统等的保护受到关注。

 

全域旅游时代古城开发的关键

在全域旅游、全民旅游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古城开发呈现出主客融合、产业融合、城旅一体的特点。因此,应围绕古城文化核心,以文化+旅游双轮驱动,以“文化复兴、功能复兴、经济复兴”为理念,在开发思维、产品形态、运营模式、投融资渠道等方面寻求创新转型,以促进古城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

1、古城开发思维转变:由封闭型景点思维,向开放型全域目的地思维的转变

由于古城保护需要大量资金持续投入,开发初期多是政府斥资修复古建,改善基础设施,有的古城会征收古城维护费以维系古城保护。未来多引入公司或基金,政府、企业或基金搭建新的融资平台。随着后期古城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以古城核心区域为吸引,联动周边休闲度假游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将成为趋势。

 

◆门票通票制

多见于观光业态占主导的古城。因为国家补贴不足以支撑保护费用,大额的维修费用难以为继,门票收入就承担了古城维护费的功能。

◆开放免费制

多见于新开发古城或消费业态占主导的古城。前者处于品牌培育期,后者则是密集的休闲消费、高消费以及大型商业设施可以收回成本。

2、旅游产品形态转变:由景点,到大景区,形成小微业态聚合的文旅休闲度假区的产品形态转变

全域旅游时代,传统的文物景点成为基础款产品,吸引游客的是更多将本土文化、现代时尚和互联网思维创意结合的爆款产品或新业态,如人文书店、网红民宿、设计酒店等,这些也是古城产品转型的亮点。

◆产品形态:景点

  • 功能特色:观光式商业
  • 代表: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凤凰古城
  • 业态特征:文化观光主导
  • 存在问题:业态雷同,观光式休闲;高度商业化驱逐本土原住民,造成本地文化空心化和虚假化;盈利结构单一:门票+租金

 

◆产品形态:主题公园
  • 功能特色:文化情景体验
  • 代表:春秋淹城、台儿庄古城
  • 业态特征:情景体验主导
  • 优势:文化场景感强,文化活化体验丰富
  • 存在问题:文化娱乐性强,原真文化感弱化;原住民缺失,古城生活气息荡然无存。

◆产品形态:文旅休闲度假区

  • 功能特色:古城生活方式体验
  • 代表:阆中古城
  • 业态特征:生活度假主导
  • 优势: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有选择性地引入外来文化、创意或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留传统生活方式和自然居住形态。

 

3、古城运营模式转变:由政府为主导,向政府、企业、商户三位一体的开发运营平台的模式转变

古城开发初级阶段多为政府主导,现在古城经营管理方大多是旅游公司,以国企控股居多。只有极少数采取了经营权整体出让的模式。这也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但要适度控制,避免过度开发。

◆政府主导的平台模式

  • 特点:初期主要的开发模式,政府投入,统一规划、开发、管理。
  • 优势:规划整体性强,注重古城开发的综合效益,风险较低,适合大规模项目。
  • 不足:对政府资金的要求高,管理容易僵化。
  • 发展趋势:逐步企业化、市场化。

 

◆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
  • 特点:政府成立相应的旅游开发项目公司,以政府组织注入的资产为抵押,向银行融资滚动开发。
  • 优势:兼顾整体规划性和市场自主性。
  • 不足:对政府资金的要求高。
  • 发展趋势:管理专业化。

◆企业主导的经营权出让模式

  • 特点:市场化程度高,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实力。
  • 优势:引入外部先进的运营开发理念,资金来源更为广泛。
  • 不足:利益分配容易产生矛盾,容易造成过度开发。
  • 发展趋势:未来主要的开发模式。

 

4、投融资渠道转变:由政府投资为主导,向市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渠道转变

早期古城开发大多以政府投资为主进行基础建设,融资渠道单一。随着市场开放主导,如今融资渠道更趋于多元化:如资本市场、BOT、PPP、金融机构信贷、项目基金筹集、资产证券化等。

◆BOT融资

  • 运作模式:古城开发的建设-经营-移交
  • 适用类型:新开发项目
  • 合作期限:20-30年
  • 特点:项目的最终经营权在委托方或政府手中,在运作过程中,社会资本对项目没有所有权/项目公司在一定期限内对项目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期满后转交政府或委托方。

 

PPP融资
  • 运作模式:政府与私人部门就具体项目合作组成项目公司,引入社会资本及金融资本,共同设计开发,共同承担风险,全过程合作的公共服务开发运营模式。
  • 特点:参与者众多、组织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运作流程、风险分担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等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区分,主要由项目类型、融资方式、改建扩建需求、收费定价机制和期满处置等因素决定。广义的PPP模式包括BOT等多种公私合作投融资模式。

◆项目基金

  • 适用阶段:初期建设阶段
  • 特点:资金成本低,可满足股取钱、债权、PPP等多元化融资需求。基金融资通常作为初期建设时的基础资金注入项目,以撬动更大规模的债券类资金。

◆资产证券化

  • 适用阶段:运营阶段
  • 特点:以基础资产的未来可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古城开发主体可根据PPP项目基础资产的不同回报机制,即使用者付费模式下的收费收益权,政府付费模式下的财政补贴,及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下的收费收益权和财政补贴来设计相应的产品结构,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支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在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时代背景下,承载了城市发展千年印记的古城如何转变思维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全域为“纲”,文化为“魂”,是激活古城发展,促进城市有机更新的有效手段。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顶一下
(0)

文章评论 [] [ 查看完整内容 ] [ 注册新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匿名?
搜公众号:飙马中国商业地产
搜微信号:pmmaket

扫一扫,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