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商业服务业最新规划:2035年建成国际一流消费枢纽城市

来源:赢商网 时间:2019-07-01 作者:孔德孟

       近期,由市商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组织编制的《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在6月20日前公开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规划》提出2035年北京建成国际一流消费枢纽城市的总体目标,要在全市域规划四级商业中心体系,确立四大类商业特色街区,核心区实行商业设施规模总量控制原则,原则上不再新增商业建筑规模。

  构建四级商业中心

  王府井、前门大栅栏规划为广域级商业中心

  规划明确提出调整优化商业中心体系,商业中心要与轨道站点、文化艺术、公共空间、物流配送空间紧密结合,并在全市构建广域级、区域级、地区级、社区级四级商业中心体系。

  广域级商业中心重点强化首都国家门户形象功能;区域级商业中心的建设强化外围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地区级商业中心均衡全市商业服务业设施布局,满足各类人群需求;社区级商业中心满足居民就近商业服务的需求,实现商业服务均等化、多样化,引导城市空间格局的优化。

商业中心体系规划引导建议表

  首先,全市将王府井、前门大栅栏设置为近期重点培育广域级商业中心。

  《规划》将王府井地区定位为“高品质的核心商业区”。明确了王府井商业区的范围是:南北长1.8公里,东西宽0.95公里,占地面积1.65平方公里。东起东单北大街、东四南大街,西至南河沿大街、北河沿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五四大街、东四西大街。

  王府井的经营重点是:通过商业设施高度集聚,以满足国内外消费群体个性化、高端化消费需求为主,打造高品质核心商业区,从现有步行街向南北两个方向发展,营造首尾精彩、序列壮美的步行街主街;同时步行街主街向东西拓展走向胡同和院落,营造层次丰富、细节精致的“辅街”。王府井商圈控制发展的业态为商品交易市场、大型家居商场、大型综合超市。

  《规划》对于前门大栅栏地区的定位是反映古都风貌的商业品牌集聚区。其范围是:东起前门东路,西至煤市街,南起两广路,北至前门西河沿大街,占地面积约0.49平方公里。

  前门大栅栏的经营重点是:前门大街、大栅栏街、鲜鱼口街、门框胡同等街巷。鼓励发展的业态为传统老字号商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和反映北京古都历史的博物馆。控制发展的业态为商品交易市场、大型综合超市、大型家居商场。

  其次,在区域级商业中心方面,《规划》指出,近期重点培育CBD、石景山、回龙观、大兴西红门和城市副中心5个区域级商业中心。如将CBD地区打造成北京东部知名商业品牌集聚区;将新首钢地区打造成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将因地制宜布局各类高品质商业综合设施;西红门地区将发展成为面向城市南部的综合商业中心;城市副中心地区则打造成为具有现代气息、国际化特征的综合商业中心。

  第三,在地区级商业中心方面,全市将对西单、金融街、建国门、五棵松等区级商业中心进行存量空间的优化调整。同时规划将这一层级的商业中心描述为辐射半径5公里,设置规模以15到30万平方米为宜。

  第四层级的商业中心为社区商业中心。其中大型社区商业中心服务人口3万-5万人;小型社区商业中心服务1万-3万人,建议设置为社区综合体。

  确立四大类商业特色街区

  提升建设水平及明确发展路径

  《规划》提出,北京市目前主要形成了四类特色商业街,第一类是古都风貌型:包括前门大栅栏地区、南锣鼓巷、烟袋斜街、护国寺街、琉璃厂街等。对于这类商业街区,《规划》明确指出发展路径是通过组建商会等机构,科学引导街区和周边商业发展,防止过度商业化。

  第二类特色商业街是现代时尚型,包括世贸天阶、蓝色港湾、华熙五棵松等。对于这类商业街区,《规划》明确指出发展路径是应进一步强化自身服务本地消费者能力。

  第三类特色商业街区是文化休闲型。包括天坛古玩城、潘家园旧货市场等等。对于这类商业街区,《规划》明确指出发展路径是探索商业与旅游资源相结合的经营模式,通过统一设计风貌提高特色水平。

  第四类商业街区是专业商品型,包括簋街、马连道茶叶街、红桥市场、酷车小镇等,对于这类商业街区,《规划》明确指出发展路径是逐步调整商户进行业态升级,将商品文化和商品零售结合起来。

  商业服务业设施现状分析  

  截至2018 年,依据北京市空间监测数据,北京市商业建筑面积在 7000 万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在 4200 万平方米左右,人均商业营业面积约 1.4 平方米,与其他大型城市的人均营业面积基本相当。

北京与大型城市人均商业经营面积对比分析

  在总规模上,朝阳区现状商业服务业设施建筑规模最高,其次是海淀、东城、丰台、西城,周边多点地区中以昌平、大兴和通州区的商业建筑规模最高,房山、门头沟、延庆等区商业总体规模较低。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超过5000 平方米的大型商业设施共515 家,按业态分,本市大型商业设施共有超市 186 家,购物中心 115 家,百货店 111 家,专业店 94 家,专卖店 9 家。

  北京市大型商业设施中,从环路分布情况看,在5-6 环分布最多,在 2 环内分布最少;从区域分布看,本市朝阳区、海淀区拥有大型商业设施最多,全市大型商业设施在轨道交通站点 1000 米辐射范围内 314 家,占全市的 61.0%。

  商业服务业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全市商业建筑规模较为充足,但结构和布局有待调整。首先由于新城开发等因素影响,城市人口向多点地区流向明显,但现状商业设施大量聚集在城市中心区,商业设施与居住设施空间匹配度有待提高;此外商业设施空间位置相对分散,连片集中、集聚度高的商业中心区较少,与轨道交通、办公空间的匹配度有待提高。

  二是部分大型商业设施文化和空间品质较低,北京市商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品牌迭代和模式创新极快,部分商业设施由于改造时间较早,基础设施、商业软硬环境等相对比较落后,经营结构尚不够合理,存在与首都商业功能定位不相适应的低端业态,品牌聚集度水平低,街区商业体验性不强,舒适度不高。

  三是社区便民商业设施密度偏低,北京市社区便民商业设施与国内外大型城市在人均占有量、覆盖率、网点密度上存在一定差距。市域内中心城区、新城、农村和绿隔集中建设区的网点密度也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地区商业便民设施覆盖程度不够,连锁化程度较低,服务品质有待提升。

顶一下
(0)

文章评论 [] [ 查看完整内容 ] [ 注册新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匿名?
搜公众号:飙马中国商业地产
搜微信号:pmmaket

扫一扫,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