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文旅小镇与特色小镇本质区别看产业发展

来源:江西海纳百川地产 时间:2018-04-02 作者:xujian

 

长沙宁乡关山古镇

 

特色小(城)镇包括特色小镇、小城镇两种形态。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特色小镇和小城镇相得益彰、互为支撑。发展美丽特色小(城)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这也是“特色小城镇”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处处美,小镇故事多”,兼具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的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亦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践的主战场之一。

 

笔者评论:特色小镇在当下风起云涌,而“旅游”也仿佛是金手指,被各色人等打着“旅游+”旗号几乎把所有的特色小镇都“规划”成了文旅小镇。这是旅游界“深厚”传播功力之功吗?还是产业发展现状是“无旅游不存活”?到最后,“旅游”肯定会尴尬的。其实,文旅小镇只是特色小镇类型之一。特色小镇是建立特色产业基础上的小镇,特色产业可能是旅游、文创,也可能是陶瓷、中药,还可能是物流、无人机。在国民经济众多的产业门类中,都可能因产业集聚、消费集聚、人才集聚而产生特色小镇。需要说明的是,特色小镇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有温度的、升级版的产业园区——“小”是尺度,“镇”是形态——有了职住平衡,有了就地的生活空间。“镇”是人类的生活中心之一,生机自然得以绵延。为避免混淆,本文所指“文旅小镇”是指核心产业是文旅产业的小镇,而“特色小镇”是指除“文旅小镇”之外的特色小镇。

 

特色产业小镇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改革开放以来自发形成的专业镇;另外一种是依托于当地发达的经济体系,通过人才引进和科技驱动形成的新型小城镇,比如云栖小镇、基金小镇等。

 

在我国,谈及专业镇,主要以浙江和广东为代表。

 

浙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以商兴工”,通过家庭工厂的发展,形成了“轻小集加”的产业格局。如被誉为“中国袜林之乡”的诸暨大唐,生产着全国65%的袜子,平均下来,每秒生产365双。广东则以投资政策的优惠、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为香港和台湾的制造业加工,各类专业镇迅速崛起。比如,“中国灯饰之都”——中山古镇,其灯饰占全国灯饰照明行业70%的市场份额,每年大约有各地采购商320万人次造访古镇。而另一类新型小镇则出现在经济高度发达、人才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地区,比如浙江的云栖小镇、基金小镇、梦想小镇等。其不再依托传统产业,而指向更高端的新兴产业——包括信息、环保、健康、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更能释放出惊人的经济效益。

 

基金小镇

 

浙江的基金小镇,杭州市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最多、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区块,汇集了68家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资金63亿元,管理资产规模300多亿元。这类小镇的特点就是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不高,但是对资本和人才等高端要素需求很大,因此,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入科技和人才,形成产业集聚的新型小镇。

 

特色小镇五大要素

 

第一,特色小镇特在产业。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的“立命”之本,无产业,无小镇。因此特色小镇建设的谋划阶段就应该找到产业方向,策划阶段就应该确定产业定位。确定产业不外乎基础和机遇。基础是指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基础或资源禀赋。该产业的现状区位熵、集中系数等在周边可能产生竞争的区域内明显占优;资源优势明显,在周边可能产生竞争的区域内独特甚至唯一。机遇是指市场机遇(政策机遇形成的依然是市场机遇),能形成明显的消费集聚、产业集聚。

 

第二,特色小镇贵在服务。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特色小镇的发展是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战略选择。在特色小镇的培育过程中,需要注重本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做到产、镇、人融合。

 

第三,特色小镇优在品牌。整合特色小镇的产业资源,挖掘小镇品牌的核心要素,梳理小镇品牌的核心价值,科学定位小镇的品牌产业,是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第四,特色小镇长在文化。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小镇灵魂的塑造——即以文化镇。需要重视新文化凝聚力的培育和维系成员的共同精神纽带的重构,发挥文化的引领、渗透、感召、辐射和凝聚作用。需要把强化文化特色、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贯穿于特色小镇建设全过程,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形象、文化品位。

 

第五,特色小镇重在创新。特色小镇应是创新驱动的典范,其建设需要在制度和机制上不断创新,特别是对于现有的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养老制度、金融制度进行变革。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使特色小镇不仅能“引凤”,还能“孵凤”,更能“栖凤”。

 

文旅小镇的发展路径

 

相对比,文旅小镇“产业”的发展路径自有特点,其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四种:

 

第一,文旅小镇就自身而言,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果文旅资源开发得好,能形成游客集聚,就能形成消费集聚,最后形成旅游产业集聚或文化产业集聚。比如浙江乌镇,每年能吸引六百多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就是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特色。除此之外,乌镇还成为了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发地,各类影视和戏剧拍摄也都层出不穷。

 

第二,结合当地的特色文旅资源,开发出具有商品属性的产业。即是把当地文旅资源市场化,把资源优势变为市场优势。这需要让“本土化”真正落地:培养本地文化人才;整理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村落微型文化产业;复魅乡村美学之生活空间等。由于乌镇的主要收益来源于门票以及吃、住、玩、购,但是,若突然有一天它“美貌不再”或者有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出现,乌镇的吸引力和吸附力肯定会减退。所以开发具有商品属性的产业就显得十分重要。

 

据笔者所知:

 

戈壁小镇:戈壁小镇的主要产业为观光、度假和养老,但是对于具有商品属性的开发却很少,结合新疆哈密的资源,可以在哈密瓜、葡萄、红枣等农产品上做文章,注入文化因子,改变单一的水果功能,对其进行深加工,开发出礼品、化妆品、旅行食品等新产品,并形成上下产业链,增强戈壁小镇的生存、发展能力。

 

迪士尼:在产业开发这一方面,迪士尼可以说是典范。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迪士尼一年营收超3700亿元,净利润超627亿元,其收入相当于三个万达。但门票经济(即迪士尼乐园门票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0%,迪士尼开发的文化产业链:如邮轮、服饰、出版物、音乐剧、玩具、食品、教育、日用品、电子类产品等几万种消费品,则占据了主要地位。

 

长沙关山古镇:关山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因三国时期的蜀将关羽屯兵而得名,关圣庙、箭楼、烈马卧槽等地名留下了三国时期的金戈铁马和隆隆战鼓的历史印记,金洲大道修建时挖掘出大量古剑、戈、刀等足以印证;全国佛教协会荣誉会长一诚大师出生地距此仅一冲之隔。2017年11月,荣获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关山形成的两大乡村旅游点:一是始建于2004年的农家乐片区。是以方圆山庄为龙头,以五大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基地为特色,发展起来的“主题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绿色餐饮”为基本模式的农家乐示范带。现有方圆山庄、攀攀楼、海尔斯山庄、和庄、杨记、葡萄园柴火饭庄、海哥、东海、樊家老屋等90余家农家乐。方圆山庄年营业纯收入达1500万元,其他关山农家乐经营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关山农家乐结合本地独具特色的湖湘民居风格配合关山休闲旅游开发总的规划要求进行运作;二是以青年湖居民集居点民居为基底,发起成立关山湘女佳家乡村旅游合作社。

 

第三,引入外来的资源,开发新产业。一种是具有商品属性的产业,一种是新兴产业。说到玫瑰,很多人脑海中就会想到云南、兰州苦水,但是很少有人会把它和海南三亚联系到一起,那么,又是什么使得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风情小镇为什么会闻名天下呢?据调查,玫瑰谷的“玫瑰”并非本地自然生长的,而是通过一家公司在三亚试种热带玫瑰获得成功后,才实现规模化种植的。换句话说,玫瑰是引进来的资源。

 

玫瑰谷:玫瑰谷占地2755亩,玫瑰谷以五彩斑斓的玫瑰花为载体,已开发出玫瑰花茶、玫瑰精油、玫瑰酒、玫瑰食品、玫瑰服饰等产品。数据显示,亚龙湾国际玫瑰谷每年线下游客接待量超过150万人,衍伸产品玫瑰精油、玫瑰护肤品等营业额过亿。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得知,玫瑰谷的初衷是发展旅游,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该公司将玫瑰的旅游属性提升为产业,从而培育出了一个过亿的产业市场规模。

 

第四,在开发产业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培育主导产业项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或者实现多产业融合。对于一个小镇而言,单一的产业容易受到了市场波动影响。培育多个产业主体项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产业的规模效益,而这恰好是文旅小镇抵御市场风险、推动自身发展的有利武器。

 

古堰画乡小镇:浙江丽水古堰画乡小镇,一个主打旅游的景区,吸引了很多画家来这里作画。瞄准这一情况,当地政府主动对周围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了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和商品油画生产基地,并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养生农业、创客产业,实现了多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了小镇的持续发展。其中,油画产业链条已经形成。据了解,目前“巴比松画派”画家群体已达300余人,画廊企业49家,油画年产值已达3500万元,并初步形成了集油画原创、销售、邮寄托运等相关产业体系,油画作品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特色小镇产业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升级版,也不是简单的中心镇等城市化载体打造升级版,它需要基本内涵、理念、路径上的大胆创新,需要积极培育并形成自己的“特”与“色”。根据当地特色结合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才是小镇建设的“王道”,将生产、生活、生态充分融合方为小镇建设之本,那些“花拳绣腿”“东施效颦”之作终将被人唾弃。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时代特征的优秀特色小镇会涌现出来多少呢?

顶一下
(0)

文章评论 [] [ 查看完整内容 ] [ 注册新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匿名?
搜公众号:飙马中国商业地产
搜微信号:pmmaket

扫一扫,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