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打造农业特色小镇?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时间:2018-03-15 作者:xujian

近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将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特色小镇,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根据该意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被提上日程,契合一系列国家战略,前景值得期待。

 

农业类特色小镇由于其农业休闲业、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显著优势,将有望成为这一轮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热点。2016年北京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小城镇发展基金,引导全市42个重点小城镇打造成旅游休闲特色镇、科技和设施农业示范镇等五类特色小镇。其中,靠近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区西集镇便提出了以“慢生活、微旅游”为理念,打造轻养生业态、生态度假业态和观光游学业态,建设运河乡土文学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农业游学体验馆等内容的农业田园休闲小镇。现特色农业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正在全国发酵……

 

一、为什么要发展特色农业小镇?

 

特色小镇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提高城镇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才是根本。改革开放至今,农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对于承接城市和拉动农村发展的特色小镇来说,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农业服务、休闲农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农业开始从传统的农业大镇转向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发展,逐渐形成了集农业、休闲、生态、旅游、消费等一体的产业集群。

 

二、什么是农业特色小镇?

 

有特色产业才能建特色小镇,如果为了特色而人造特色便是偏离了政策的初衷。而利用自身的优质农业资源打造农业类特色小镇将是一条实事求是的道路。

 

农业特色小镇是指依赖农业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具有明确的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农业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

 

它是通过现代农业+城镇,构建产城一体,农旅双链,区域融合发展的农旅综合体。它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三、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要点。

 

特色小镇规划是一项综合性规划,在充分提炼当地特色的基础上,需要叠加产业规划、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特点挖掘、基础设施规划、人居环境及景观设计、体制机制创新、小镇运营管理等诸多内容。

 

 

农业型特色小镇在规划中,主要有以下七个要点:

 

1、选址。

 

农业型特色小镇的选址,直接决定了小镇的“特色”所在。通常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位于城市周边。具有与城市物质流、信息流、交通流相互沟通的便利条件;二是农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有相对充足的土地可利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三是最好具备生态环境好,有可以挖掘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特色产业等条件,使得农业型特色小镇具有发展的延伸性。

 

2、产业。

 

产业以现代农业中的规模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智慧农业为核心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当地环境品质,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形成的风貌具备构建良好景观的条件。

 

同时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等,形成特色小镇的辅助产业,构建特色小镇品牌。

 

3、社区。

 

要构建适于社区居民与农民间交流的空间,打造市民农园是社区居民和农民最好的交流空间和手段。从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和快乐服务三个方面构建社区服务体系。

 

4、配套。

 

要按照宜居城市标准进行农业特色小镇的配套设施建设。除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外,重点搞好社交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健身设施和文化教育设施建设。尤其在教育和康养等方面,应形成亮点。

 

5、景观。

 

景观建设以满足居民需要为主,兼顾游客需要,因此不一定需要按照3A级景区的标准建设,更多的应该考虑实用性。可以通过挖掘当地的特殊历史人文特色,形成有吸引力的地标性景观。

 

6、农民利益保护。

 

在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利益保护是重中之重。要通过提供合理用地补偿、土地租赁、企业入股、提供就业机会、提供培训和良好社会福利等手段,确保农民利益得到切实的保护,与农民达到统一,解决、安排好当地农民的就业、经济问题,维护农民的决策权。

 

7、政策与机制。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要在用地指标、审批和管理权限方面寻求创新和突破。同时,农业特色小镇的开发,一定要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政府仅负责政策和规划支持,具体的运作,要由市场化的企业主体来进行。

 

四、如何打造农业特色小镇?

 

特色农业小镇在规划建设中,应按照“生产、生态、文化、生活”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形成新型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通过创建新型的农村生活方式,用现代农业与城镇发展空间充分融合、衔接,打造特色的城乡生态空间,构建农业主题产业特色鲜明,产品多元,可持续发展的农旅综合体。

 

特色农业小镇发展的关键基于当地的农业产业特色优势,营造一种区别于都市的生活方式,从土地到餐桌到床头的原乡生活方式。原乡生活方式从空间上看,是一个系统圈层架构:

 

第一层为农户业态,包括每一农户所提供的餐饮、农产品和民宿方式;

 

第二层以村落为中心的原乡生活聚落;

 

第三层为更广阔的半小时车程范围内的乡村度假复合功能结构。

 

而从产品业态角度看,原乡生活方式包括“耕种体验(采摘、种植),农产品体验(加工、饮食、购买),民俗民风体验(节庆、活动、演艺),风貌体验(建筑风貌、景观风貌、田园风貌),住宿体验(民宿、营地、田园度假酒店)”。当然,原乡生活方式离不开完善的城市标准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支撑。

 

五、农业特色小镇案例。

 

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潭秋“红色小镇”详细规划设计》为例:

 

设计规模:3500亩

 

目标定位:红色文化传承与休闲旅游美丽乡村综合体。以陈潭秋红色文化为核心,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支撑,打造集红色旅游、爱国教育、民俗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综合体,构建全新的生产、生活新型城镇化范式。

 

 

古筝小镇总平面图

 

空间理念:规划区内浅丘台地明显,适宜以中央水塘为核心,结合各浅丘台地组织空间景观廊道,形成一、二视线通廊。以陈谭秋故居为核心,以中央文化生态岛为本底,构建中央环塘农业休闲与红色文化复合功能轴带;以红色文化带辐射带动周边产业组团发展。“谷地围合、洲岛相连”的现状特征明显。沿水岸构建红色文化休闲产业带,以带促点,以点带面的各个组团一体化融合发展。

 

 

鸟瞰效果图

 

规划布局:以陈潭秋故居及中央水岛为核心,以复合产业组团为发展单元,沿水域打造一条中央红色文化产业带——“红色飘带”,通过水岸红色文化产业带串联各个组团发展单元和洲岛,构建产村融合,一体化新型发展的特色空间脉络。

 

对村落建筑进行整体改造设计,植入新功能业态,提升与融入红色旅游配套功能,强化红色文化、爱国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村庄特色。

 

规划充分尊重田、塘、梗、丘、园等生态要素,同时植入丰富的休闲农业相关项目,发展红色特质的乡村休闲综合体,打造山水与休闲宜居一体的生态网络。

顶一下
(0)

文章评论 [] [ 查看完整内容 ] [ 注册新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匿名?
搜公众号:飙马中国商业地产
搜微信号:pmmaket

扫一扫,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