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与特色小镇关系思考

来源:橙猫小镇 时间:2019-01-22 作者:xujian

 

核心提示:本文以文化旅游为切入点,从品牌塑造、文旅游 IP、旅游要素配套等要素出发,分析文化旅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之间的带动关系。

 

整体而言,特色文旅小镇按发展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旅游资源型和旅游服务型。所谓旅游资源型,就是具备自身资源的,如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品牌餐饮、农业休闲、度假等资源,这些资源恰恰是和特色小镇直接相关的。另一种就是依托周边资源做自己的服务,成为旅游服务型小镇,如景区依托、体育休闲、国际风情、创意产业、生态示范、旅游产地依托等小镇。

 

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镇发展而言,小镇的天然资源禀赋较为不足,难以深入发掘,因此,发展思路应当着重于小镇特色的重塑和打造。除此之外,从“十三五”规划中也可以看出,文化旅游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新常态本身既是一种时代的机遇,也是一种市场的挑战。现阶段,我国的旅游产业已经逐步成为了战略型支柱产业,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国民休闲度假的消费时代。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来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也给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环境,中央经济会议也明确的把旅游产业放在了扩大内需的首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树立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

 

文化旅游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走入了强化内容,提质增效的时代。依此时代为背景,博势智库分析其旅游消费模式的转换,分析认为,从过去的产品消费逐步转变成了服务式消费,传统的空间是旅游消费的承载体,而现在的旅游消费模式形成了以空间为对象的消费形式,如北京三里屯、soho、南锣鼓巷等空间消费新方式的兴起,表明旅游已全面进入了空间休闲消费体验模式。除了休闲模式的改变,还有现阶段旅游消费模式的改变。过去的旅游消费是六大板块:吃住行游购娱,而现在的旅游目的地逐步成为了游客消费的对象,如上海新天地、酒吧街、传统老街等方式的兴起,未来的特色小镇也会以独特的文化符号的特征成为未来旅游消费的对象。

 

除了旅游新常态的出现之外,文化旅游的发展也面临来自国外市场的很大竞争与挑战。从2009年起,我国内陆或大陆旅游外汇收支由长期的顺差开始转为逆差,说明入境旅游的总收入低于出境旅游的总支出,并且近几年来的差距在逐步扩大。也真是由于出境游的不断增长,而入境游的逐步下降,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现阶段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供给不足与落后。

 

消费族群在逐步年轻化,更多的以80、90等青年族群为主,因此,旅游产品需要注入更多的创新元素,以满足主流人群的旅游需求,这也成为下一步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于此同时,旅游产品与旅游消费的推广也逐步进入到一个瓶颈阶段。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对旅游市场的冲击非常之大,与之相适应最有效的推广是以文化区别为核心的特征族群传播方式,而单纯依靠传统广告投放的方式对旅游产品进行简单的宣传已经缺失了一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追求。

顶一下
(0)

文章评论 [] [ 查看完整内容 ] [ 注册新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匿名?
搜公众号:飙马中国商业地产
搜微信号:pmmaket

扫一扫,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