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断想录之思考徽商

来源: 时间:2008-01-03 作者: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假如你要列举中国十大商帮,徽商理所当然地位列其间,如果你对中国明清两代的历史有进一步理解的话,那你就会为晋商为十大商帮之首还是徽商为十大商帮之首而踌躇。

  假如你要列举中国当代十大新商帮,你就会惊诧地发现前五大商帮可能是浙商、闽商、潮商、鲁商、苏商。在剩下的五个位置里你愤愤不平地寻找“徽商”,大多只会让你失望而归。

  岁月就像一位“蹩脚”的魔术师,总是试图抹去历史长河中的一些蛛丝马迹,却又总在不经意间验证一个意外的结局。

  如果你有兴趣和我一道穿过时光隧道,在三五百年的时空中来回穿梭,你就会惊诧地发现:

过去,徽商是寂寞地活着。
现在,徽商在思想着。

百年孤独

  时光流转到14世纪的中叶,安徽凤阳的放牛娃朱洪武一统江山,建立了大明王朝,当时商人凭“盐引”到指定盐场和指定地区贩盐。因实行专卖,盐商利益颇丰。晋商地处大明边陲,于是捷足先兴。一时间,晋商富甲天下。
风水轮流转,150年后到了徽商人家。15世纪末,明朝弘治年间,商人可以用银两换盐后贩卖。徽商因邻近两淮盐场集散地——扬州而逐渐兴起。

  徽商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了一条日后教科书上才有的贸易路线:掌芜湖商道,扼长淮渡口,东进苏锡常,西出赣、湘、川、云、贵,北往京、晋、冀、鲁、豫,南达闽、粤直至扬帆扶桑、印度、暹罗、马六甲。时至清朝中叶,与晋商齐名的徽商便戏剧化地一跃成为第一商帮。

  从此,徽商进入鼎盛时期。从此,徽商告别“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步入寂寞中年。

  徽商300年的辉煌发展史,实际上是寂寞而漫长的文化苦旅。

  在中国商业发展的漫漫征途上,有人以“诈”生财,有人以“信”致富,有人唯利是图,有人以义取利,有人漫天要价,有人童叟无欺……徽商
作为征途上的一支劲旅,是中国商业道德行为规范孤独而坚持不懈的探索者。

  在今天看来,这些于文化苦旅锤炼出来的思想精华仍在导引我们新时代的商人。

不再寂寞

  历史仿佛就选择了今天,选择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一切犹为昨日重现,只是物换星移,故事的主人公不是晋商,不是徽商,而是——浙商。

  在上海滩,有5万家浙江企业在发展,其中有一定规模的达2000多家,平均6家在上海注册的外省市企业中,就有一家来自浙江,在上海经商的浙江人达25万,所办企业注册资金达610亿元。

  在重庆,浙江人投资10亿建成西部鞋都。

  在北京,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最大的灯具市场、奥运场馆的背后,都闪现着浙江人的身影。

  在全国,北至黑龙江、西达新疆、南到海南,无不有浙江民间资本扩张的事例。有数据表明,自“九五”以来,浙江已有7000多亿元民间资本进入全国各个领域。

  虽然坊间尚没有“无浙不成市”一说,但全国商品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浙江人都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力军。浙商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第一商帮。

  无限感伤的徽商后裔,并不愿去忌妒浙商,更希望社会能从徽商这特殊的经济文化中找到重振徽商雄风的“兴奋剂”。

  二三百年前,徽商在市场大道上寂寞地奔跑着,凭借道德的力量,跑向鼎盛时期,又在墨守成规中走向衰落,步入林间小道。今天,我们需要的是,接过火种,扬弃徽商精神,徽商商德,徽派商业文化和科学的商业道德观的新徽商。

  2003年9月,首届中国徽商大会召开。会议时仅两天,但会议规模、会议规格及签约成果却是史无前例的。更重要的是,会议按照“历史悠久的徽商、与时俱进的徽商、放眼全球的徽商、走向未来的徽商、再创辉煌的徽商”五个部分,充分展现了安徽的经济实力,塑造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安徽、新徽商形象。2004年11月,在黄山召开的“2004国际徽商论坛”上安徽省副省长文海英高兴地说,在徽商精神和徽文化的孕育下,新徽商代表马钢、海螺、江汽、奇瑞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在省外的皖籍企业家中,史玉柱、王传海、祝义才都展现了新徽商的精神风貌。
而此时此刻,2005年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期待底蕴丰厚的徽商吸引了不是更多人的眼球,而是更多人的思考,更多人的行动……让徽商从此不再寂寞。

  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总裁史玉柱因巨人大厦遭受挫折,又依靠脑白金筹来的钱还清巨人大厦的债务,许多人都说,只有徽商会这样做。

  江淮汽车左延安不遗余力花费5年的时间推进学习型企业,终于赢得江淮汽车连续多年的稳步发展,许多人说,只有徽商才有这样的远见。

思考

  徽商的辉煌历史,至今让为你为我这样徽头徽脸的安徽人有无限的荣耀和无尽连绵的忧郁。

  当浙商纵横驰骋、闽商风行天下的时候,当鲁商以齐鲁文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时候,当苏商把徽人祝义才推举为领导人物的时候,当这些地缘商人在徽商“战斗”过的地方崛起的时候,难道我们就只有一句:

唉,想当年……
想当年,江浙大地在徽商眼里遍地是金。
看今天,江淮市场成了浙商、苏商乃至闽商、鲁商眼里的肥肉。

  来自浙江的服装品牌“杉杉”、“雅戈尔”、 “报喜鸟”、“美特斯·邦威”成了江淮大地的畅销品牌,来自浙江的房地产公司开发了“万家华庭”、“绿城桂花园”等风格独具的社区、来自江苏的“苏宁”、“五星”正在瓜分这里的家电市场,来自山东的海尔、海信正在这里落地生根,来自福建的“柒牌”、“七匹狼”正在这里……

  回头再来看看我们这块曾经辉煌的土地上灰头灰脸的商业景象:

  我们拥有全国知名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我们是天然彩棉的故乡,可我们没有一只在全国叫得响的服务品牌。

  我们是轻工大省,但曾经叱咤全国市场的“扬子”被人束之高阁了,曾经敢与海尔、科龙叫板的“美菱”被科龙并购了;曾经代表“时代潮”的荣事达重组了;还有曾经的“黄山”、曾经的“芳草”……

  我们是农业大省,但我们既没有“寿光的蔬菜”、“莱阳梨”来挽回徽商的面子,也无法指望江淮大地冒出“燕京啤酒”、“汇源果汁”、“涪陵榨菜”……

  我们是烟酒生产大省,别看全国各地皖烟酒熏得人头晕眼花,但你就是出不了“中华”、“熊猫”,哪怕是“白沙”、“大红鹰”,不服是吧,古井不是“老八大”吗,新八大里,安徽又有几席?

  我们不是科教城吗?你研发了中国第一台VCD,可你就是不能把技术变成生产力,商场里那么多VCD、DVD、EVD品牌里有没有徽字牌?

  作为安徽人你能说你不为徽商思考吗?

  听身边许多外地朋友谈与安徽商人打交道的故事,一个总体印象是,大气,有文化,善经营。谈及徽商的另一面相当一部分认为:安徽商人把经商当作一种手段,不只是掘取财富,还要掘取财富之外的如权力、地位、荣耀等许多他们认为更有意义的东西。掌握国有企业的安徽商人希望通过把企业经营好,得到上司的赏识,从而进入政界,在政界谋求最终的归宿。民营企业的老板中有一部分人把企业做到一定层次后,热衷在政府组织或相关的邻近权力中心的非政府组织中寻找位置。

  传统的徽商文化,已经让现在的安徽商人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阶层,是否也让迷失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安徽商人走上了一条文化歧路?

  浙商呼唤的是与时俱进,不断充实的浙商文化,那么徽商呢,当代徽商呢?是不是更需要在承继传统徽商精神的同时创造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的徽商文化?

顶一下
(1)

文章评论 [] [ 查看完整内容 ] [ 注册新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匿名?
搜公众号:飙马中国商业地产
搜微信号:pmmaket

扫一扫,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