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未知 2021-07-12 16:59:50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我国目前仍存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并将“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作为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

“新时代”下城乡融合的国家战略

十九大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随着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我国也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十九大中指出:“我国最大的不平衡发展的矛盾就是城乡发展不均衡,最大的不充分发展就是农村的不充分发展”。

因此,协调城乡发展关系成为了“新时代”的重要使命之一。

造成我国城乡间发展不均衡的历史原因众多,包括了建国初期面对一穷二白的发展基础和外部的威胁,在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工农业“剪刀差”使乡村农业反哺城市,也有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以及城市地区发展对乡村农业的虹吸作用。

虽然新世纪以来我国通过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战略极大地改善了乡村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如何让乡村激发内生发展动力,逐步脱离作为城市地区依附的刻板印象,破除与城市生产方式、土地产权、人口福利的二元现状,依旧任重而道远。

为此,党的十九大中历史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剑指乡村发展的五大领域,包括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也就是说,在“新时代”下协调城乡关系,核心是在城乡发展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的自我造血能力。

2019年12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出炉,11个地区被确定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旨在形成城乡间要素双向流动的平台,通过产业上的互补、政策上的互助、消费上的互促共同构建城乡间资金、人才、投资上的互动模式。

打造城乡间要素流动平台,需要在四个领域协调城乡关系,带动城乡间各类要素的双向、有序、自由流动。

城乡经济上的互补发展,形成城乡产业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发展格局。推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共生互利。

城乡空间上的融合,城乡氛围、形态各取所长。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探索在政府引导下工商资本与农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统筹利用乡村空间资源资产。

在城乡基建、公共服务上实现均等化发展。在公路、铁路、污水、垃圾处理实现城乡居民保障的一体化,提升乡村的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

着力解决乡村“三块地”的发展局限性,解决城乡土地分治、乡村人地分离的矛盾。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三权”,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简而言之,城乡融合战略最本质的改变是将城乡关系从过往的“以城带乡”转变为“城乡融合”,把城乡被放在了对等的战略关系下,承认城乡的发展差异,从而实现城乡之间的价值互补。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城乡融合发展

广东省的里子与面子

改革开放四十年,珠三角启开放之先河,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出台,又一次为珠三角的腾飞注入了全新的动力。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整个珠三角周边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发展并不均衡的事实。

与广州市仅一界之隔的粤北地区,国土面积虽然占到整个广东的43%,但GDP却只是全省的10%不到, 粤北地区经济落后的的原因是多元化的,既有整个区域内平原台地仅占两成,交通通达性差的先天短板,也有随着珠三角核心区域的不断崛起,对于政策、资本、人口的虹吸效应。

粤北的“灯下黑”体现在三大方面,首先是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第二产业三产次中的比重过高,产业发展相对依靠劳动力、能源密集型产业;公共服务如人均三甲医院、省重点中学、高校比重较低。

以清远市为例,传统五大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的53.8%,整个市域R&D产值仅为总产值的1%,重本录取率常年在7%左右,与长期在20%以上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地差距较大。

2020年广东各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而制约珠三角区域均衡发展,造成粤北发展后进的核心在于乡村发展的不均衡。

就数据来看,清远市城镇人口比为52%,远低于广州市的86.03%、佛山的85%、珠海的89.37%、中山市的88.40%。同时,清远市的核心城区,清城区2020年第一季度人均GDP约为1.4万元,与同期广州市平均的3.42万元、佛山市2.6万元、中山1.8万元的数据相比,虽有差距,但并不能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清远下辖包括佛冈县以及“三连一阳”在内的乡村地区,人均GDP却仅仅在0.7万元左右。

甚至与清远相邻的广州市花都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如城镇人口比为56.9%,有近一半的乡村人口,但就从2019年度下辖镇街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来看,中心城区GDP总量达到了1170亿元,而下辖花东、花山、狮岭、炭步、赤坭、梯面六镇GDP总和为391亿元,即是中心城区超过其他乡镇总和的三倍还有余。

应运而生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远调研时指出: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后发优势。”

随着总书记在清远精准地指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粤北地区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到来了。

2019年12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出炉,11个地区被确定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州)清(远)接合片区成为了广东唯一入选的区域。

广清接合片区范围涵盖了广州增城区、花都区、从化区,清远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英德市连樟样板区,面积约 9978 平方公里。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的复函》中,明确了广清接合片区的五大城乡融合实验重点和六项自发探索机制,根本目的都是通过解决土地、人口、产业发展的城乡割裂现状。

广清接合片区是联通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以及粤北乡村地区发展要素双向流动的空间载体和产业平台,一头链接着广大粤北乡村地区的生态与文化资源,另一头嫁接着粤港澳大湾区巨量的消费市场。

做好大湾区城乡要素流动的平台,首先需要转变发展思维,改变乡村地区承接珠三角外溢产能的工业思维,同时打破乡村价值局限在农业生产的固有认知,突出乡村的生态环境、特色文化资源、寄托乡愁情节的价值。

其次,通过一系列如高效或有机农业、文创制造、休闲旅游、康养度假等生态型农业链接粤北独具特色的生态本底、民俗文化、特色村落与大湾区都市客群的消费需求与资本的投资欲望,形成资金、消费、人才、政策双向流动的发展新局面。

最终将湾区北部乡村地区的特色优势资源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让有风景的地方,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有人文的地方,有新美学、新生活、新样板;有特色的地方,有新消费、新体验、新支点。

横空出世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

2019年12月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正式成立,这个跨区域合作的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范围涉及广州、清远两市,范围包括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清新区、清城区、佛冈县,总面积9505.32平方千米。

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广清接合片区的范围高度重合,同一片土地下的两大命题背后是区域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及区域旅游一体化趋势。

粤北地区一直是广东省域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屏障,其地位和价值不可替代,因此必须严守绿色发展的底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粤北的生态价值逐渐展露,背靠湾区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通过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生态经济发展优势的机遇也就随之来临。

从旅游的投资趋势来看,广东省发改委2020年3月发布的《广东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中,文旅项目部分中(不含市政基建)在建的41个项目中的21个,新建13个中的6个位于粤北,均超过半数。

从湾区游客出游偏好来看,湾区的旅游逐步向北部生态发展区外溢,知网的一则研究计算了来自广州游客与湾区各县区旅游联系量,发现广州北部五区一县的清城区、佛冈县、增城区、从化区上榜湾区前20。

纵览世界四大湾区,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在湾区核心城市周边100km半径内,存在一个甚至几个休闲度假目的地群,成为了人们在创造财富的繁华背后的心灵栖息地,正如东京湾的箱根,旧金山湾的纳帕河谷。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呼唤一个后花园,需要一个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是推动广清接合片区实现城乡融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路径和手段之一。

在湾区北这一片区域中,既有承载着区域均衡发展,梳理城乡关系使命的的城乡融合广清接合片区,更有代表着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湾区北生态文旅合作区,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三大趋势:

· 紧扣生态资源就是生产力的主题。坚守生态政策红线,在两山理论下找到湾区北的生产力坐标,对接湾区巨量的旅游市场,找到美好生活时代下粤北乡村和生态的体验价值,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 以全域旅游为抓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立足广清片区五区一县一市的生态价值,以全域旅游打通三产融合的发展关系,促进与发达地区的资源双向流动,最终形成与湾区都市功能互补的城乡融合新局面。

· 跨区域协同作战。差异化发展,构建以旅游为主导的跨区域合作平台,促进旅游产业共推、品牌共建、环境共治、交通互联、设施共享,联合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智纲智库在“湾区北”城乡融合的战略实践

· 花都创新:从空铁枢纽到经济枢纽,打造广清接合片区要素流动平台

广州北站、白云机场均坐落于花都,共同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空铁联运枢纽,依托空铁枢纽的流量入口,从交通基建联通、旅产融合发展、枢纽业态导入三个方面实现花都从“空铁枢纽”到“经济枢纽”的转变。

以花都为核,轻轨环线网络“连起来”,产业协作“串起来”。在现有大湾区轨道交通规划基础上,通过城际、地铁、空铁捷运等措施,联通花都、清城、增城、从化、佛冈,将空铁流量导入到五区一县,提升湾区北产业投资价值、优化区域间产业协作。

旅产融合,打造湾区北生态经济样板。让旅游要素与现有三产次的有机融合,打通乡村产业链;通过发展全域旅游中的乡村休闲旅游,智慧农业、香料种植、体验农业、特色餐饮等旅游业态,以科普、研学旅游,产业旅游等手段提升现有制造产业的附加值。随着旅游流量导入,促使现有产业从to B 销售产品转向to C 打造服务与品牌,打开区域产业的外向度。

打造多样空铁枢纽型经济业态,实现空铁流量从“流”到“留”。基于花都的空铁联运枢纽,导入电竞、5G高新视频、数字创意制作业态,升级现有音响灯光产业,孵化夜间经济的感官产业,将现有8小时的过境经济转变为24小时经济。

·  以一场健康觉醒之旅,构筑城乡融合产业发展样板

佛冈县位于清远的最南端,是清远的“南大门”,距离广州珠江新城不到50分钟车程距离。佛冈温汤、田园、森林、溪谷、古村交错,满足了人们对乡村和生态的无尽遐想。

佛冈背靠湾区巨大的消费市场,以温泉资源为龙头,以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为两翼,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通过生态型产业打通广清接合片区的生态资源与湾区人群的美好生活需求,打造一场健康觉醒之旅,构筑城乡融合产业发展样板。

运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政策红利,先行先试,通过全域旅游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生有幸引领乡村,依托复合多元的生态资源,面向湾区客群的需求打造高体验感的度假产品,从输出农作物到输出高品质生活。立足城市生活的短板,通过多元的节庆、民俗等代表着乡愁的元素,输出久居都市的客群所想的生活方式和产品,利用城市的稀缺体验创造价值。

让多元的山水地文景观,淳朴的特色农产,不再是欠发达的表现,而是可以用来发展生态产业的不可替代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通过旅游业态探索乡村“三块地”的活化利用机制,一方面政府根据现有政策活化佛冈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农用地的发展机制,同时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实现“三块地”的活化利用。(完)


 

上一篇: 2021上半年6种创新招商模式总结
下一篇: 房企ESG关注度不断提升,三大评价维度表现如何?
项目名称城市商业面积类型开业时间
3.2万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500亩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34902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5.7万平米
城市综合体
2030年
5.3万平米
步行街区
2023-05
0.72万平米
社区商业
2022-05
品牌名称业态面积需求合作期拓展区域
家居建材
4-7万平
20年
佛山
生活用品集合店
800-1200㎡
5 - 10年
全国
内衣店
50+
5 - 10年
成都
洗车美容店
200 - 400平米
5 - 10年
全国
中央厨房
800-2000平方
5 - 10年
全国
电玩城
500方-2000方
5 - 10年
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江西
Copyright@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4787号-1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7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立即咨询